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对可见光(400-760nm)的选择性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,在农业行业中凭借操作简便、检测精准、成本可控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。
通过 “朗伯 - 比尔定律”(物质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),测定农产品中蛋白质、糖分、维生素、色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,指导品种选育和加工工艺优化。
1.蛋白质检测:采用 “凯氏定氮法” 预处理后,将蛋白质转化为铵盐,再通过显色反应(如纳氏试剂法生成黄色络合物、靛酚蓝法生成蓝色物质),在特定波长(纳氏法 420nm、靛酚蓝法 625nm)下测定吸光度,计算蛋白质含量。适用于小麦、水稻、大豆、肉类等农产品的蛋白含量检测,是判断粮食等级、饲料营养配比的关键指标。
2.糖分检测:针对葡萄糖、蔗糖等还原糖 / 非还原糖,采用 “比色法”或 “试剂法”,检测水果(如葡萄、苹果)的甜度、蔬菜(如番茄)的糖分积累,或加工品(如果汁、蜂蜜)的糖分纯度,避免掺假。
3.维生素检测:例如维生素 C,利用其还原性与 2,6 - 二氯靛酚钠(呈蓝色)反应,反应终点时过量的染料在 520nm 处有最大吸收,通过吸光度变化计算维生素 C 含量,适用于新鲜蔬菜(菠菜、青椒)、水果(橙子、猕猴桃)的营养评估。
4.色素检测:如叶绿素(植物光合作用关键物质)、类胡萝卜素(维生素 A 前体),通过提取后,分别在 645nm、663nm(叶绿素 a/b)、440nm(类胡萝卜素)处测定吸光度,计算色素含量,判断蔬菜(如生菜、西兰花)的新鲜度或水果(如胡萝卜、芒果)的营养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