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平数值不稳定(如跳数、漂移、重复性差)是实验室常见问题,直接影响称量准确性,需按 “先排除环境因素→再检查操作与样品→最后定位天平自身故障” 的逻辑排查,核心原因可归纳为 “环境干扰、操作不当、样品问题、设备故障” 四类,具体分析及排查方法如下:
最常见:环境因素干扰(占比 60% 以上)天平对环境敏感,尤其是万分之一、十万分之一的精密天平,微小环境变化都会导致数值波动:
1.振动干扰
原因:天平放置在振动源附近(如离心机、超声波清洗器、通风橱风机、地面脚步声),振动会导致秤盘轻微晃动,传感器无法稳定采集数据。
排查:① 观察天平秤盘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抖动;② 关闭周边大功率设备后,看数值是否稳定。
解决:将天平移至无振动的平整台面(如实验室专用防震台),远离振动源;若无法移动,可在天平底部垫防震垫(橡胶材质),减少振动传递。
2.气流 / 湿度影响
原因:① 气流干扰:天平未关防风罩(精密天平必备)、靠近门窗 / 通风口 / 空调出风口,气流会吹动物秤盘或改变秤盘周围气压;② 湿度异常:环境湿度>65%(易导致样品吸潮、传感器受潮)或<30%(干燥易产生静电)。排查:① 关闭防风罩后数值是否稳定;② 用湿度计测量环境湿度,观察天平显示屏是否有 “湿度报警” 提示。
解决:① 称量时必须关闭防风罩,避免在通风口附近操作;② 控制实验室湿度在 40%~60%(可通过加湿器 / 除湿机调节);③ 潮湿环境下,定期用硅胶干燥剂给天平内部除湿(避免干燥剂接触秤盘)。
3.温度波动
原因:天平靠近热源(酒精灯、烘箱、暖气片)、冷源(冰箱出风口、空调直吹),或实验室昼夜温差过大(>5℃),导致天平内部传感器(如电磁力传感器)热胀冷缩,影响测量精度。
排查:用温度计测量天平周边温度,观察是否有明显温度变化(如空调启动后数值漂移)。
解决:将天平移至温度稳定的区域(避免阳光直射、热源 / 冷源附近),称量前让天平预热足够时间(一般 30 分钟~1 小时,精密天平建议 2 小时以上),待设备与环境温度平衡后再使用。
4.电源不稳定
原因:天平与大功率设备(如电磁炉、离心机)共用同一电路,电压波动(±10% 以上)会导致内部电路供电不稳,传感器信号异常;未接地或接地不良(精密天平需独立接地),会受电磁干扰。
排查:① 切换至独立插座(三孔接地插座)后测试;② 用万用表测量供电电压,观察是否有明显波动。
解决:使用独立接地的专用电路,避免与其他大功率设备共用;电压波动大的实验室,加装稳压器(精度≥0.5 级)。







